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使人们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 |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 |
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B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由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则从B冲到木板A上到相对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
B.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
C.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
D.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和对木板A做的功的总和等于零 |
两个动量相同的物体,沿水平地面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已知两者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这两个物体
A.滑行的时间一定相同 |
B.滑行的距离一定相同 |
C.滑行的所受的冲量一定相同 |
D.滑行时所受摩擦力一定相同 |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
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木块A置于B上,并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的合外力对A不做功 | B.B对A做正功 |
C.B对A的摩擦力做负功 | D.A对B不做功 |
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 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40W。若人与车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则正常骑行自行车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A.3m/s | B.4m/s | C.13m/s | D.30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