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昕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问: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选填答案番号)
A.滑块的质量 |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 D.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声音的时间不同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m1=50g, m2=150g,g="9.8" m/s2,则(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5= m/s;
②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 J。
③在打点0~6过程中,m2运动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m/s2
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mm.
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丁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丁所示.已知m1=" 50g" 、m2="150g" ,取g=9.8m/s2,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 m/s;
②.在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 J;
③.若某同学作出图象如图戊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A.按如图摆好实验装置, |
B.将质量M=0.20 k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
C.在总质量m分别为10 g、30 g、50 g的三种钩码中,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上, |
D.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f=50 Hz), 然后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 |
①多次重复实验,从中挑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d1=0.0075 m,d2=0.03001m,d3=0.0675 m,d4=0.1200 m,d5=0.1875m,d6=0.2700 m,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9.8 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5”点合力做功。则合力做功=______
,小车动能的改变量
=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 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写出两条即可)
如图所示,A、B、C、D为物体做平抛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的四个点,通过某种方法把四个点记录在了图纸上,图中的网格区域是由许多个正方形小方框构成(实验时,纸张竖直放置.网格竖直线和重垂线平行),每个正方形小方框的边长均为L=5cm.由于保存不当,纸张被污染了,导致C点的位置无法确定.现在想要用该实验图纸来研究平抛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A点是否为平抛的起始点 (填“是”或“不是”)
(2)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 s
(3)该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