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2题。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
A.甲处多锋面雨 | B.甲处受热膨胀上升 | C.丁处遇冷收缩下沉 | D.乙处气流辐合 |
若此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则
A.甲处若为陆地,此图反映的是夜晚时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
B.丁处气压大于乙处 |
C.丙处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
D.②为动力因素导致 |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1~2题。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 | B.甲、乙、丙 |
C.丙、丁 | D.没有纬度相同的地点 |
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6时 | B.15时 | C.18时 | D.21时 |
读图(图中虚线分别代表回归线和极圈、标注数码的四条线为晨昏线),完成下题。图中能反映郑州地区为冬至日的线可能是
A.①和②线 | B.②和③线 | C.③和④线 | D.①和③线 |
假如太阳光是从右侧射向地球,则
A.从9月23日到12月22目,图中的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③ |
B.②为3月21日的晨线 |
C.晨昏线由①运动到②时,黄赤交角由23°26′减小到0 |
D.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④时,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由大变小 |
若黄赤交角稍变小,与目前情形相比,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A.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 | B.夏至日变大,冬至日变小 |
C.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小 | D.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大 |
目前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A.23°26’ | B.43°46’ | C.46°52’ | D.66°34’ |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LG为地形剖面线,读图回答1~3题。不属于LG线穿过的地形是
A.山地 | B.平原 | C.陡崖 | D.盆地 |
沿LG线地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不高于
A.500m | B.600m | C.700m | D.800m |
L位于G的方向是
A.正西方向 | B.正东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