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等五国进行国事访问(见下图),达到了增进友谊、扩大共识、推进合作的目的。读图后回答下列6~9题。

胡主席在出访的第一站西雅图参观了波音和微软等世界著名企业,它们分别属于(   )
①飞机制造业 ②汽车制造业 ③电子信息业 ④石油加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胡主席访问的沙特阿拉伯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从沙特阿拉伯运往我国的石油,沿途需经过的海峡是(   )
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土耳其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胡主席访问的第三个国家是摩洛哥,该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
A 金刚石  B 铝土  C 黄金  D磷酸盐
胡主席随后访问了尼日利亚和肯尼亚,这两个国家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3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图中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题。

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下图是闽南某山区农作物及其销售市场构成变化图。完成下面2题。

第一阶段,最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石漠化 B.水土流失
C.盐碱化 D.地面沉降

该地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农业科技
C.国家政策 D.生活习惯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下面2题。
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下列两国家农事安排及分布图,回答下面3题。

当乙国A区域人们农闲时,甲国的主要农事活动是

A.剪羊毛、配种 B.播种、剪羊毛
C.收割、犁地 D.打草,贮藏牧草和饲料

属于乙国B带农业地域类型特点是

A.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棉花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
C.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较稳定
D.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

甲乙两国均有C带的农业地域类型,乙国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原因不同于甲国的是

A.纬度偏高,气温低,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B.市场需求量大,人们生活水平高
C.交通方便,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