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图9为“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有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
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
C.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 |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必然联系 |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 )
A.四川盆地 | B.青藏高原 | C.江南丘陵 | D.东北平原 |
GIS“叠图分析”已被公共部门普遍使用。下列哪一项业务最适合用此法来处理
A.找出位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养猪户 | B.界定邻近工地50米的噪音影响范围 |
C.分析最佳视野的游客观景台位置 | D.规划交通高峰时间避开塞车的替代道路 |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
B.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 |
C.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
D.加快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关于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