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 (1927年)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2分)
1840年至1919年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在各方面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我们帝国军队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坚”的?
-----流程与《世载堂杂记》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制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2)材料二中最核心的主张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取得了怎样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结合以上材料:
请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为了实现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它主要学习了西方的什么?(也就是它的口号是什么?)在其后期。人们又开始接受什么观念?
2014年3月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法国和德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促进了合作,增进了友谊。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为法国的《人权宣言》,它在财产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2)图二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拿破仑,他曾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他颁布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是什么?对外-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你怎么看待他的对外战争?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位德国人试制汽车成功?曾为拿破仑而作《英雄交响曲》的德国伟大的作曲家是谁?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1)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及影响。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形成了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简要谈谈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