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给氧化铁加热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其目的是 。请写出上述A C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C处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后有 生成。
(3)本实验设计中,在B处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 ,
其优点是 。
(共5分)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 ;
(3)属于混合物的是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5)常温下是固体的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Ⅰ所示)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图Ⅱ所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选用容积为45 mL的18×180 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I、图Ⅱ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图Ⅱ实验中,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 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4)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回答一点即可)。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有多种原理可以制得氧气。请依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有:A.分解过氧化氢 (文字表达式), B.加热高锰酸钾 (文字表达式),C. (文字表达式),它们都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为 (选填A\B\C),实验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原因是 ;如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应等 时开始收集,如刚产生气泡就收集,会使 ;当出现 现象时停止收集。
(3)A、B、C三套装置中有一套用于制氧气是不合理的,装置中的不合理之处为:
① ;
② 。
(4)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以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是 ;若瓶中已装满水,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试分析此反应中发生变化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分子” 或“原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例如,二氧化碳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__,汞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_,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粒子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