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回答6-8题。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导航

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高程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