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稚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
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
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20~22题。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A.安徽省 | B.陕西省 | C.河北省 | D.贵州省 |
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根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 | B.政策和劳动力 | C.市场和交通 | D.工业化与城市化 |
“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 |
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
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 |
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
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海区的海水,冬季向东流,夏季向西流 |
B.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C.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称为南、北赤道暖流 |
D.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 |
有关长江水参与水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是
A.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B.只参与内陆循环 |
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 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 |
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跨流域调水能够直接对其产生某些影响的是
A.水汽输送 | B.海水蒸发 | C.植物蒸腾 | D.地表径流 |
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 | B.重力 | C.大气运动 | D.水的三相变化 |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其流量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 B.湖泊水 | C.气温 | D.地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