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指地壳的天然振动。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都有预兆,在气象、地下水、动物等方面会产生不少异常现象。地震前兆有的可从地震仪器中观测到,有的可从自然界觉察到。材料中反映自然灾害具有( )
A.突变和渐变双重性 | B.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
C.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 D.难免和可防双重性 |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读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读图完成问题。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A.秦巴山区 | B.横断山区 | C.武夷山区 | D.东北山区 |
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
A.天气状况 | B.地质地形条件 | C.大型施工活动 | D.水系特征 |
从全国看,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A.4~9月 | B.10~次年3月 | C.6~11月 | D.12~次年5月 |
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小题。
地点 |
X |
Y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200 |
500 |
震中距 |
5.8 |
2.5 |
地震发生时间(地方时) |
10:25 |
4:00 |
震级 |
7.4 |
7.1 |
死亡人数 |
8 |
1820 |
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 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 |
C.X、Y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 D.X、Y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 |
Y地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A.Y地人口密度较大 | B.Y地距离震中较近 |
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 | 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 |
下列各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下图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回答下题。如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沙尘暴
A.①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A.甲村 | B.乙村 | C.丙村 | D.丁村 |
读《某段纬线所经地区不同深度震源的频度示意图》(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回答小题。当X地分别受震源a、震源b、震源c和震源d引发的4次地震影响时,下列有关该地所受破坏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震源浅,其所引发的地震震级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程度大 |
B.X地离a引发地震震中最近,其受灾程度最严重 |
C.4次地震对X地的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a>b>c>d |
D.4次地震震级相同时,震源a对X地的破坏性最大 |
下列有关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B.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间的生长边界 |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消亡边界 |
D.震源排列成一条从海岭到大陆方向由浅入深的倾斜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