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每题2分,共10分)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2004年12月26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26日上午8时(东七区)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材料二 新华网消息:国际救援组织和一些医疗专家28日表示,海啸摧毁了当地所有医疗设施和疏散系统,加上疫病流行,在今后几天里,如果救援工作延误,印度洋海啸造成受灾死亡人数可能突破20万人。
材料三 灾害地区图当这一悲剧发生的时候,全球许多地方正处在圣诞节的欢乐之中,其中全球处于圣诞节这一天的国家有( )
A.美国 | B.意大利 | C.巴西 | D.日本 |
简述本次地震发生的区域多地震的原因。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既有地震、海啸直接造成的,也有疫病流行造成的,这说明地质灾害具有______________性。
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地区有像太平洋预警系统一样的设施,就可大大减少死亡人数。能及时、全面、迅速监测海啸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技术 | B.GPS技术 | C.GIS技术 | D. DOS技术 |
某自然灾害临测站将其灾害预报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途径是( )
A.打电话 | B.拍电报 | C.通过互联网 | D.利用航空快递 |
该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甲地的地形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丙处的地貌名称,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该图为南半球某日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的外围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 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北)移动,地球上的极夜范围将(增大、缩小)。
(4) 此时北京时间为月日时。
(5) 此时,全球以和两条经线为界,分成两个日期, 其中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分之。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若A、B、C、D为二分二至点,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B点时,是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为北半球的_________节气。
(2)当地球运动到A点时,南极圈上昼长为_______小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__________值(最大、最小)。
(3)当地球运行在D点时,太阳正直射________(纬线),这一天全球各地昼长都是_______小时。
(4)从D到C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正在向________(南、北)移动。
(5)从B到A,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总体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6)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行于哪一区间?________________。
(7)若B处为120°E(昏线上),则此时伦敦(中时区)是时。
读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鹰厦铁路是我省第一条出省铁路,正在兴建的温福线、福厦线、厦深线等高速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省铁路网。
(1) 图中A、B两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
(2) 说出图中现有铁路布局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如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4分)
(3) 简述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形成后的社会经济意义。(6分)
读我国西南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所示的重要铁路是南昆铁路。近年来该地区已修建了高标准公路干线。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区交通线建设必须克服的困难。(6分)
(2)图中B地气候高温多雨,原因是什么?(3分)
(3)流经城市B的河流名称是澜沧江,图所示区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说明其原因。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