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 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
| 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
| C.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
| 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
|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
|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
| D.两湖均为内流湖 |
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
|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
| 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 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 A.③④ | B.②③ |
| C.①② | D.①④ |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 B.山脊、山脊 |
| C.山谷、山脊 | D.山谷、山谷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
A.D、M B.E、M
C.M、N D.D、E图中D点房价和N点房价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 A.3900 | B.3300 |
| C.2900 | D.2990 |
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 A.E | B.F |
| C.M | D.N |
从科学考察的角度看,南极有四个最有地理价值点,即极点、冰点(即南极气温最低点)、磁点(南磋极)和高点(冰穹A点)。此前,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一斯科特站,俄罗斯人的东方站位于冰点之上,磁点则是法国与意大利联合建造的迪蒙·迪维尔站,我国于2009年1月27日在高点(Dome—A)建立了南极昆仑站。下图为我国南极考察站和“南极四点”(极点叫90°S,冰点——78°28′S、106°48’E,磁点——_67°00′S、140°00′E,高点——80°22′S、77°21′E)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
| B.每年11月~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
|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
| D.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
关于图中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点距极点的距离约l500千米 |
| B.长城站是我国距祖国最近的考察站 |
| C.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 |
| D.高点是南极洲海拔最高的地方 |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 C.地形因素 | D.海陆分布 |
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
|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
| C.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
|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 B.日照时数 |
| C.太阳辐射量 | D.年降水量 |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 | B.地理信息系统 |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