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共6分,每空1分)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以A        和G       两大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⑤    、⑥      、⑧     为核心,地跨沪、苏浙三省市。
(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共2分)
                              
(3)分析图甲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共2分)
                
(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共2分)
               
(5)“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有               。(共2分,每空1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洛陵兰岛的冰层里有大气状况的无字记录,科学家们到格陵兰岛的冰层上打钻,取出冰芯结果发现冰层中的铅含量与大气中铅含量的变化趋势完全—致。读(格陵兰岛冰川的铅含量随年代变化示意图8-1-14”,回答:

(1)冰川中铅的含量迅速增加的两个时期是_______-
(2)冰川中铅含量首次持续增加的原因是_____,这时_____作为一种动力燃料被大量使用,燃料中的铅也随之进人大气中。
(3)冰川中铅含量第二次迅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

为某地区山河分布图,图中格利特峰海拔2472米,是该地区的最高峰,左上角的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海域的名称是,B山脉的名称是
(2)图中B山脉以东区域的地势特征为;图中B 海岸带的地貌特征是,主要是由作用形成的,这对当地发展有重要作用。
(3)图中B山脉以西区域的气候类型是,简要说明该地气候形成的原因:
(4)B山脉以东、西两侧的河流,其水系特征有何明显不同?
(5)此时该区域的昼夜长短状况:判断理由是;此时北京时间是

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3)B地所在的纬度在水平方向上可能出现的自然带有

下图为30º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回答(1)~(2)题。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º~60º之间。读图完成(1)~(3)题。

(1)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