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
|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
|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
|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
|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也”。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
| A.防止了大臣专权 | B.强化了君主专制 |
| C.取代了内阁权力 | D.扩大了统治基础 |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交给皇帝。”利玛窦的话最有可能是针对( )
| A.秦始皇时代的三公九卿制度 |
| B.汉武帝时代的内外朝制度 |
| C.明中期以后的内阁制度 |
| D.清前期形成的军机处制度 |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分属九卿,位尊权重 |
|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
|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
|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