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从此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应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A.无线电报 B.书信
C.有线电话 D.互联网

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茌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毛泽东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的“天翻地覆”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解放南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