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
营养液种类 |
营养液数量 |
营养液温度 |
草履虫数量 |
甲组 |
稻草浸出液 |
500毫升 |
25℃ |
2只 |
乙组 |
牛奶营养液 |
500毫升 |
10℃ |
2只 |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⒛只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在鸟类频繁出没的地方,人们常常发现鸟类随时随地将粪便排出体外,其原因是()
A.直肠很短 | B.肛门很大 |
C.没有膀胱 | D.小肠很短 |
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体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膜 | B.细胞壁 | C.液泡 | D.细胞核 |
首创“双名法”的学者是()
A.林奈 | B.达尔文 |
C.拉马克 | D.牛顿 |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这两个实验中,第二步都是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液体,但两个实验中所滴的液体不同,分别应该是()
A.清水、生理盐水 |
B.清水、碘夜 |
C.碘夜、白开水 |
D.生理盐水、碘夜 |
夏季雨后,在肥沃的蔬菜地里,白天常见蚯蚓到地面上活动,其原因是()
A.寻找配偶繁殖后代 |
B.土壤中湿度过大 |
C.土壤中缺乏食物 |
D.土壤中缺乏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