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示意某日极昼圈(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圈)内的太阳高度分布,读图完成1~2题。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A.10°S | B.20°S | C.10°N | D.20°N |
极昼圈以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A.部分地区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减 |
B.部分地区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增 |
C.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增 |
D.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减 |
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区域中同一种灾害可能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导致的。回答1-3题。
1.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旱灾 C.冻害 D.洪涝灾害
3.上述灾害在两地区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A.海拔高,距海近 B.纬度较低,海拔高
C.地势低,纬度较高 D.纬度较高,海拔高
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在
A.夏秋季 | B.春秋季 | C.夏季 | D.秋季 |
1999年2月,日本本州西部发生的地震不到里氏5级,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因为
A.4级以上地震已经属于强烈地震 | B.震中很浅,震中越浅,震感越强 |
C.震级虽然不大,但是震源相当浅 | D.震源相当深,但是烈度大,震感强 |
凌汛是指某个河段因冰凌堵塞,水流不畅,引起水位猛涨的现象。黄河的部分河段每年冬季和春季都会发生凌汛,请判断图6中黄河干流上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A.ab段 | B.bc段 | C.cd段 | D.de段 |
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图5),回答1-4题。
1.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A.地转偏向力 | B.海水摩擦力 | C.地震波能量 | D.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能量 |
2.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旱灾、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旱灾
C.旱灾、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旱灾
3.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④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4.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5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