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回答1~2题。
| 降雨量(mm) |
武汉 |
岳阳 |
南昌 |
安庆 |
| 1998年7月下旬 |
550 |
250 |
370 |
200 |
| 历史同期平均 |
30 |
25 |
24 |
50 |
从表资料可知,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自然灾害与下列因素有关
| A.夏季风太强,向北推进速度太快 |
| B.受台风影响大 |
| C.受地形影响,形成大量地形雨 |
| D.降水的天气系统控制的时间长 |
该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上述自然灾害最严重,说明了自然灾害具有
| A.区域性特征 | B.频繁性特征 | C.联系性特征 | D.周期性特征 |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0年 |
|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
| C.在黑子数目最多的时期和地方,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
|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部分,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 |
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
| A.太阳外部核聚变反应 | B.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
| C.太阳表面核裂变反应 | D.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
地球具有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 A.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日地距离适中 |
| 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 |
| 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 D.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浓密的大气 |
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星系 |
| B.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
| C.天体系统的层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
| D.形成天体系统的基本条件是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
9月28日晚课间休息时,我校高一几位同学仰望星空,观察到一些天体。下列对他们当时看到的天体描述最贴切的是,他们看到了()
| A.星光闪烁的恒星 | B.一闪即逝的行星 |
| C.拖着长尾的星云 | D.轮廓模糊的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