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使文化的扩散一直沿续。回答8—9题。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企业为争取国际竞争力,学习外国的技术及管理措施等,这种管理经验等的传播属于( )
A.等级扩散 | B.刺激扩散 | C.传染扩散 | D.迁移扩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唐僧取经,传播佛教是等级扩散
②外语培训班教授外语是传染扩散,属于扩展扩散的一种形式
③文化现象由许多文化系统构成
④文成公主入藏教会藏族人农耕技术,加强了汉藏间文化联系,这种现象属于迁移扩散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如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表示西南地区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5.甲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 )
A.木材 | B.粮食 | C.煤炭 | D.铁矿石 |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21~23题:
2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A.海拔高度 | B.距海远近 |
C.气温高低 | D.地表植被 |
22.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
A.沙尘暴 | B.泥石流 |
C.地震 | D.水土流失 |
23.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 B.工农业用水较少 |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 D.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 |
下图为某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 ( )
A.铁路运输 | B.航空运输 | C.管道运输 | D.河流运输 |
19.图中河流的流量过程为 ( )
20.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示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是 ( )
A.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棉生产的区域化 |
B.发展农机技术,促进粮油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 |
C.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
D.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 |
图1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 ( )
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
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 |
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
16.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
A.土壤 | B.地形 | C.水源 | D.热量 |
17.如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读图,回答13~14题:
13.如图示意的四个城市中,其气候特点与下表统计数据相符的是 ( )
月份 |
1 |
2 |
3 |
4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22.5 |
20.1 |
18.5 |
16.2 |
14.6 |
12.3 |
11.4 |
13.4 |
14.7 |
15.3 |
17.8 |
20.1 |
降水量(毫米) |
8 |
5 |
10 |
50 |
78 |
91 |
98 |
51 |
49 |
40 |
25 |
14 |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14.在图中②城市南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 ( )
A.冷海水上泛而致 | B.位于密度流海区 |
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 |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