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30℃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8—10题。

此季节,该地区

A.温和多雨 B.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C.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D.盛行东南风

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B.此时潜水补给河水 C.北岸泥沙淤泥较多 D.河流冰期较长

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 背斜成岭
B.该处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D.①处比②处更能找到石油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目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是因为(  )

A.人类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源
B.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和新陈代谢要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C.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和环境的供应能力
D.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没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下列人类实施的活动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关系良性发展的是(  )
①生态旅游 ②生态住宅 ③绿色食品 ④石油农业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列现象哪些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的结果(  )
①某工厂把大量未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②人们在火山山麓垦荒植树,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发物毁坏了农田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辛勤劳动,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建成著名的鱼米之乡 
④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泥成塘、堆泥成基,形成著名的基塘生产环境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沙尘暴”是下列哪种现象(  )

A.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C.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共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D.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协调的时期是(  )

A.50万年前
B.3 000年前
C.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