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中国掀起了办报热潮,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报刊,如王韬的《循环日报》、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国闻报》、孙中山的《中国日报》。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为传播进步思想,开启民智 B.都采用白话文写作
C.都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D.都为宣传革命思想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开始推广
B.民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984年7月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21世纪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④政府将正视侵华,勇担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 )

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
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