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妆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此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②当时服饰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
③服饰改革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
④国人的服饰明显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自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 B.“九二共识”的达成 |
|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
|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
|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
|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 A.反对霸权 | B.睦邻友好 | C.多边外交 | D.不结盟 |
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最大影响是
| A.缓和和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
| B.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矛盾突出,昔日的盟友变成对手 |
| C.核战争威胁已经消除,各国注重发展经济 |
| 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①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②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④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