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发展过程中,秦朝和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都有巨大创新,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台湾同胞的悲愤是因何年的什么事件?而国民党元老写下的《望大陆》又因何而起?
(4)材料四体现了中央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而制定了什么方针?
(5)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
——《历史必修Ⅰ》
请完成: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上述四国的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
(2)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的学习方式,试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研究一下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问题:(共12分)
(1)若要研究“雅典(公元前6—4世纪)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发展历程”这个课题,你将选择哪些材料(重大事件)?为什么?
(2)有人认为“民主政治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共16分)
材料一: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进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
代表人物 |
命运 |
秦国 |
吕不韦 |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
东汉末年 |
曹操 |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
请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西汉、宋代、唐朝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9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下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①
②
③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恩格斯说:“ 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