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 )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
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
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
C.发达国家掌握主导权 |
D.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往往是获利者 |
对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恶果 | B.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
C.说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 | D.是经济全球化消极影响的体现 |
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大跃进”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革开放 |
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