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迹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 | B.全面抗战阶段 | C.局部反攻阶段 | D.大反攻阶段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C.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各民族共同发展 |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 D.西部大开发 |
右图中的标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爆发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C.卢沟桥事变爆发 | D.台儿庄战役胜利 |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