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如果我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不能体现的是
A.英国政治精英受到广泛监督 | B.英国首相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
C.英国首相必须接受下院监督 | D.选民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地位 |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能够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是( )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18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 )
A.彻底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
B.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C.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轻工业方面 |
D.在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伯顿·w·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
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 |
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
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③“新经济”出现
④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B.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以联邦德国为例,该国于1956年修订了《失业保险法》,1965年和1969年修改了《联邦社会救济法》。对上述材料中的制度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
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
C.其实施基本消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差别和贫富差距 |
D.其长期实施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