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
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③不贪恋总统职位④追求民族强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铺至第五棚时,惊见该棚正目(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金见事败,疾呼曰:‘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逃死于家。于是人声沸腾,枪弹如雨。”以上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武汉战役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英烈简表:

姓名
生卒
家庭背景
事迹
宋玉琳
1879-1911
怀远城关人,家庭富裕,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之宋氏族人。
早年参加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就读于安庆巡警学堂期间参加浙皖起义失败,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
程良
1883-1911
怀远城关人,家境贫寒,其父以瓦工为业。
19岁肄业于安庆陆军小学,参加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失败后至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弹尽被捕,英勇就义。
石德宽
1885-1911
寿县南乡集人,家境一般。
同盟会员,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多次武装起义,后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壮烈牺牲。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B.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二十世纪初安徽近代教育有一定的发展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淮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天京保卫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