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戊戌变法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
B.维新派与顽固派力量失衡,变法失败是必然 |
C.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制度改良发展资本主义 |
“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这批先进的“中国人”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B.掀起了洋务运动 |
C.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 D.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热潮,受其影响积极创办民族工业的是
A.李鸿章 | B.詹天佑 | C.张謇 | D.张之洞 |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 B.发展民用工业 |
C.筹建新式陆海军 | D.派遣留学生 |
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 |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的风暴;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列强侵华史 | B.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 D.中国人民的艰难探索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