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5~7题。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 B.从东北流向西南 |
C.从北流向南 | D.从南流向北 |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 B.坡度较平缓 |
C.不用修建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好 |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山上种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
近年来,上海市郊鲜花种植业的规模和品种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外省市甚至国外的花卉也进入了上海。导致这种局面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 B.水热条件的改变 |
C.市场需求的增加 | D.土地价格的上涨 |
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娱乐、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发展观光农业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 ②国家的优惠政策 ③便捷的交通 ④丰富的劳动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目前在我国农村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是()
①利于扩大农业经济范围,调整产业结构②避免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扩大市场范围④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②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④煤炭过剩,用地紧张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①开拓市场
②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④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回答下列各题。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
以下地区与甲、乙、丙、丁四图的匹配正确的是()
A.甲—宁夏的毛纺织 | B.乙—印刷厂 |
C.丙—北京中关村的“硅谷” | D.丁—精密仪表厂 |
决定下列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海南省的水稻种植业一年三熟②河套平原的小麦种植业
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业④北京郊区的三元乳品业
A.①热量 ②土壤 ③地形 ④政策 |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
C.①地形 ②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
D.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