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入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
ClO—,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 |
| 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
| C.阳极反应方程式是:2Cl—-2e—=====Cl2 |
| D.1mol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 |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A(g)+2B(g)
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C。达到平衡后C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是
A.50a% B.35a% C.25a% D.60a%
把稀硫酸倒在亚硫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 A.增大亚硫酸钠粉末的量。 | B.硫酸浓度增大一倍,用量减少到原来的1/2。 |
| C.硫酸浓度不变,用量增大一倍。 | D.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焓变是指在恒压、恒温下,体系不做体积功,只做其他功的变化过程的热效应。 |
| B.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是在0℃、101kpa条件下的反应热。 |
|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导致的。 |
| D.吸热反应的△H<0,放热反应的△H>0。 |
将N2、H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相同
的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H2)=3 mol·L-1·min-1;乙:v(N2)=2 mol·L-1·min-1;丙:v(NH3)=1 mol·L-1·min-1。则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 A.v(甲)> v(乙)> v (丙) | B.v(乙)>v(丙)> v(甲) |
| C.v(丙)> v(甲)> v (乙) | D.v(乙)>v(甲)>v(丙) |
假设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为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5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0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15个,而各电子
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仍为2n2个。如果按此规律排布周期表,那么该周期表第3、4、5周期含有的元素分别有
| A.5种,10种,15种 | B.8种,18种,18种 |
| C.8种,10种,15种 | D.9种,12种,1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