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可延长鲜花盛开的时间,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SiO32-+ 2H+=H2SiO3(胶体) |
B.稀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Fe2++4H++NO3-= Fe3++NO↑+2H2O |
C.将Cu片加入稀硝酸中:3Cu + 8H++2NO3-=3Cu2+ +2NO↑+ 4H2O |
D.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稀溶液:NH4+ + Al3+ + 2SO42- + 2Ba2+ + 5OH-=2BaSO4↓+ NH3·H2O + AlO2-+ 2H2O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聚酯纤维、棉花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在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淀粉最后变成了单糖 |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 |
D.明矾和漂白粉处理自来水,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某密闭容器中的反应:3H2(g)+N22NH3(g) △H<0,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判断下列有关t1时刻条件变化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增大NH3浓度的同时减小N2浓度 |
B.增大N2和H2的浓度 |
C.扩大容器的体积 |
D.降低反应温度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表示不同条件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中各点温度:X > Z > Y |
B.表示浓度相同的两种一元酸分别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曲线,酸性:HA > HB |
C.表示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HCl溶液分别加同体积水稀释二者pH的变化曲线 |
D.表示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铝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CH4和Cl2混合于试管中光照,颜色逐渐褪去 |
二者发生了化合反应 |
B |
微热滴有2滴酚酞的饱和NaHCO3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 |
C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20%的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没有银镜生成 |
淀粉没发生水解 |
D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
酸性环境下,NO3-被Fe2+还原为NO,NO遇氧气生成N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