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再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在以上的实验步骤中为什么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
                                                               。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________正确?(选填“A”“B”或“C”)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         (    )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研究哪些问题时用到过这种方法?(试举一例)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 平衡状态的判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填“虚像”或“实像”)。

在讨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时,小明和小华提
出了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有关”,大家决定通过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1)怎样比较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呢?他们决定将一段电阻丝浸没在液体中,用电阻丝通电产生热量给液体加热,如图(a)所示,可以通过比较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电阻丝发热量的多少,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填序号)。

①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方向;
②学习电压,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③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认识。
(2)他们在实验中所用被加热液体选择的是煤油而不是选择水,这是因为的缘故(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3)小明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电路,其中R1≠R2,此电路是为了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与的关系。他选择一段铜丝作为电阻R1,一段镍铬丝作为电阻R2(R2>R1),如图(c)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浸有R1的液体温度几乎不变,而浸有R2电阻丝的液体升温明显,通过分析,他发现问题出在铜丝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
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 ”字样.如图是小向同学没有连接
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灯泡变暗;
(2)实验中,小向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
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图中位置,电压表示数为2.2V,
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滑动(选填“左”或“右”);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右表中所示的
三组数据,则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供以下器材:中间有沟槽的木质轨道(如图,其中AB部分倾斜并与平直部分BC平滑连接, 沟槽较为光滑)、大小与沟槽相当的玻璃球、铁球各一只、轻质弹簧、刻度尺各一个.

(1)利用这套器材进行实验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应让玻璃球和铁球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释放。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物理老师曾经告诉同学们“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成正比”.善于动脑的小明利用上述器材, 设计了一个研究弹簧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之间关系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下图)

实验次数
弹簧压缩量x(cm)
上升的高度h(cm)
1
1.00
1.50
2
2.00
5.99
3
3.00
13.50
4
4.00
23.98


用某个小球将弹簧压缩并测量出压缩量x;松手释放小球并在木板上记下小球上冲到达的最高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小球上升的高度h.上表数据是小明的实验记录.由表中可知, 若压缩量x=1.00cm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1,压缩量x=2.50cm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2,则h1_______h2(选填“>”“<”或“=”)
(4)若第三问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分析数据后发现弹簧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___________正比? (选填“成”或“不成”)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________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如
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
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减小摩擦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