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

下列地区,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完成1~2题。

地区
青藏地区
四川盆地
南方大部
华北地区
西北大部
东北大部
塔里木盆地
X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312

X地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Y类型代号应为

A.134 B.421 C.143 D.222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

A.冈底斯山、横断山、大兴安岭 B.天山、秦岭、南岭
C.长白山、太行山、贺兰山 D.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读下图,完成些列小题:

当图中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 D.黄河出现明显的汛期

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当是( )

A.15°E    B.30°E    C.15°W    D.30°W

下图中a、b为某地不同日期的“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北京时间为18:40时,太阳位于R或P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说法,正解的是

A.当地适合种植葡萄、柑橘、油橄榄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 D.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当太阳视运动路线如图中曲线a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印度洋的洋流均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地的昼长为14小时48分钟 D.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南移动

当太阳视运动路线如图中曲线b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将要增加
B.全球各地不都是地方时6时看到太阳日出
C.伦敦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D.莫斯科的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读图,图中小圆代表的是70°N纬度,并且与晨昏线相切,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地球上进入新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20°S,60°E)
B.(20°N,120°W)
C.(20°S,120°W)
D.(20°N,60°W)

若此时我国南极中山站的白昼逐渐变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地区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B.拉普拉塔河流域河水补给潜水
C.我国东北地区昼渐短、夜渐长,但昼仍长于夜
D.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此时正处于极夜时期

此时甲地的时间是

A.新一天的6时
B.新一天的19时
C.旧一天的18时
D.旧一天的19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