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中国和德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 B.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
C.中国东北三省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 D.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 |
1945年8月,毛泽东接受蒋介石邀请,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 B.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
C.揭露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罪行 | D.赢得战略决战的时间 |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遇皇军追得我是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情急之中把身藏……”这是京剧《沙家浜》中的几个唱段。该剧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1840年~1842年间 | B.1927年~1936年间 |
C.1937年~1945年间 | D.1946年~1949年间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诗句中描写的这支军队的功绩是
A.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参加了南昌起义 |
C.参加了北伐战争,被誉为“铁军” | D.重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
下列与图史实不相符的是
A.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袁世凯 |
B.蒋介石任总司令 |
C.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 |
D.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
慈禧太后向列强保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B.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 |
C.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