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②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③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⑤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⑥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治,整理 |
| B.在丁卯三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
| 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 |
| D.按诛五人按:斩杀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 B.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 C.佯狂不知所之者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
| D.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疾病而死其:指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
| B.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其:指毛一鹭。 |
| C.敛赀财以送其行其:指五义士。 |
| D.发其志士之悲哉其:指豪杰之流。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四段文字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五义士慷慨就义时的从容,表现了舍生取义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突出了他们嫉恶如仇的高贵品质。 |
| B.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歌颂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周顺昌等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 |
| C.在第六段中,作者用假设句意在从反面点明五义士为义而死重于泰山的可贵。 |
| D.本文巧妙地运用对比,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有很强的感染力。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曰:“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倪,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耀:炫耀 |
| B.王怒,骤起扑之骤:突然 |
| C.迨望报也迨:等到 |
| D.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唱:写名字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②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
| B.①又久之,长班果复来②辘辘远听,不知其所之也 |
| C.①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 D.①大骂:“钝奴焉往!”②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王子安翘盼金榜题名写照的一组是( )
①痛饮大醉,归卧内室
②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
③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
④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
⑤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
⑥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
| A.①②⑤ | B.①③⑥ | C.③④⑥ | D.②④⑤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热衷功名的王子安,久困考场多年,由于担心辜负了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使得他在放榜前,先用酒将自己麻醉,以逃避“候榜”时的煎熬。 |
| B.王子安内心充满了科举高中的欲望,因而为狐仙所利用。作品把王子安的幻觉同狐仙的恶作剧联系起来写,行文流畅而有波澜。 |
| C.王子安幻境中想到的是“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这说明当时的一些士子图谋的乃是个人名利和虚荣。 |
| D.“异史氏曰”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秀才入闱的七种情景,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个体心灵的扭曲和人性摧残的本质。 |
将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
(2)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
(3)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也?”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具:准备 |
| B.寻为窦建德所攻寻:不久 |
| C.陷于建德陷:拘捕 |
| D.绩雪涕致辞雪:擦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 | B.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 C.附属籍于宗正 | D.礼成,释服而散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
| B.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
| C.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
| D.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
| B.李绩极讲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
| C.李绩深得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
| D.李绩善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
⑵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
⑶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
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①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
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②,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缪(miù):假装。②裈(kūn):裤子。
㈡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
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见而说之说:通“悦”,高兴 |
| B.于是相如往,舍都亭舍:居住 |
| C.长卿谢病不能往谢:推辞 |
| D.长卿第俱如临邛如:如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故其亲名之曰犬子②其孰能讥之乎 |
| B.①为武骑常侍②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
| C.①乃著《子虚之赋》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
| D.①卓王孙闻而耻之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相如凭借资财担任郎官一职,早期侍奉不喜欢辞赋的景帝,后来到了梁国并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多年。 |
| B.王吉当时担任临邛县令,交好并帮助司马相如摆脱困境。他坚持拜访司马相如,提升了司马相如在富人心中的地位。 |
| C.卓王孙为临邛县富人,与程郑置办酒席款待王吉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受邀参加宴会,他的风采倾倒满座宾客。 |
| D.卓文君寡居父亲家,席间偷窥并喜欢上司马相如,与其私奔成都。后来卓文君因当垆卖酒感动父亲而得到资助。 |
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译文: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译文:
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①。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
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②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
注】①中郎:指东汉蔡邕。邕好辞章,精音律,亦工书画。因他曾官左中郎将,故称蔡中郎。
②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或说等于六两,或说等于六两半。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清议所斥清议:正直言论 |
| B.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论:定罪 |
| C.乃假所善王将军假:假设 |
| D.侯生下第下第:乡试未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姬为其养女不足为外人道也 |
| B.以金三百锾以勇气闻于诸侯 |
| C.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 D.开府惭且怒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
| B.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
| C.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
| D.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宗测字敬微,南阳人,宋征士炳孙也。世居江陵。测少静退,不乐人间。叹曰:“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诚不能潜感地金,冥致江鲤,但当用天道,分地利。孰能食人厚禄,忧人重事乎?”
州举秀才,主簿,不就。骠骑豫章王征为参军,测答府召云:“何为谬伤海鸟,横斤山木?”母丧,身负土植松柏。豫章王复遣书请之,辟为参军。测答曰:“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筠,轻迷人路。纵宕岩流,有若狂者,忽不知老至,而今鬓已白,岂容课虚责有,限鱼慕鸟哉!”永明三年,诏征太子舍人,不就。
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上。测长子宦在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皆赠送之,测无所受。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子孙拜辞悲泣,测长啸不视,遂往庐山,止祖炳旧宅。
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子响命驾造之,测避不见。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子响不悦而退。尚书令王俭饷测蒲褥。
顷之,测送弟丧还西,仍留旧宅永业寺,绝宾友,唯与同志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讲说。刺史随王子隆至镇,遣别驾宗哲致劳问,测笑曰:“贵贱理隔,何以及此。”竟不答。建武二年,征为司徒主簿,不就,卒。
(选自《南史·宗测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斤山木斤:砍伐 |
| B.岂容课虚责有课:督促 |
| C.止祖炳旧宅止:停止 |
| D.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奄:突然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宗测“不乐人间”的一组是
①母丧,身负土植松柏②纵宕岩流,有若狂者
③便求禄还为南郡丞④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
⑤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⑥遣别驾宗哲致劳问
|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 C.②③⑥ | D.①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测年轻时就不喜欢追求功名利禄,他认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就不应该去追求功名利禄。 |
| B.宗测看不起出仕做官这条世人都走的路,所以骠骑豫章王征召他为参军,他不去;连皇帝下诏征他为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 |
| C.宗测决定隐居,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都赠送钱物给他,他一概不收,但鱼复侯子响派人拿丰厚的东西赠给他,他却收下了。 |
| D.宗测归隐后,只和有共同隐逸志愿的人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如果有官吏去拜访他,他一直没有回访答谢。 |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
(2)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
(3)贵贱理隔,何以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