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回答6、7题。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中国径流深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由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西北季风的影响 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 D.东南季风的影响

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图表示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①、②、③、④四地中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积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是()

A.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原因是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
B.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原因是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
C.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原因是距海越来越近
D.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原因是受季风影响越来越明显

歌谣能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

A.气温年较差大 B.昼夜温差大
C.地势起伏小 D.植被在阴坡和阳坡分布差异大

读世界某区域图,tl、t2之间为世界适宜“避寒带”。tl、t2为等温线,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tl、t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l>t2 B.tl<t2 C.tl=t D.tl、t2为1月份等温线

A处等温线向北弯曲是因为( )

A.暖流影响 B.海洋的影响 C.寒暖流交汇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B岛西侧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