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19~21题。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
| 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 C.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
图中P环节代表的因果关系是
|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
|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
| C.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少,呈酸性 |
|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
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 B.北方低山丘陵 | C.辽东丘陵 | D.东南丘陵 |
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各题。
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 C.秋季 | D.冬季 |
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A.棉花纺织 | B.甘蔗制糖 |
| C.葡萄酿造 | D.大豆加工 |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某地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991 年与1951 年相比,该地区()
| A.60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 B.40﹣60 岁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
| C.20﹣40 岁人口比重下降 | D.0﹣5 岁人口比重上升 |
2031 年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
| A.少儿人口比重大 | B.老龄人口比重大 |
| C.人口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 | D.男女人口数相等 |
读图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
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
A. AB. BC. CD. D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丙中a、b、c表示产品生产的设计、加工、营销环节。读图,回答各题。
皖承接的产业对应图中的阶段和环节分别是()
| A.I、a | B.Ⅱ、b |
| C.Ⅲ、c | D.Ⅳ、b |
服装加工基地向皖迁移将()
| A.推动皖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阶段 | B.使皖部分乡村景观不复存在 |
| C.使沿海高素质劳动力大量流失 | D.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