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试管中,                                   
                     __.
 
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反应方程式为。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要从A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①化学式:A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操作名称:Ⅰ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

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原料的 “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NH3)的工艺流程: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氮气,该流程中为合成氨提供氮气的物质是
(2)①处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
(3)②处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条件略去)
(4)③处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 ,K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钾(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

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以下是小丽同学的实验报告部分内容。
【实验目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过程】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并全部加入到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②过滤食盐水,观察滤液无色透明;
③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液体蒸干时,停止加热;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所得精盐的产率。
【实验分析】
(1)步骤①中因为,导致实验后精盐产率比其他同学偏低。
(2)步骤③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A.加快蒸发速率 B.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引流
【实验反思】经过这样操作所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查阅教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预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将少量所得精盐溶于水,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
化学方程式
②取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时,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钙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

下图是关于探究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装置。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与甲图装置相比,乙图装置的优点是:
有同学提出乙图装置仍然有不足之处,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改进。 用文字描述或画出实验装置图。

(3)丙图装置中木屑燃烧,煤粉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母亲节前夕,阳阳对妈妈给外婆购买的“XX牌”苏打饼干及其配料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化学课上,阳阳听老师说过,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一个俗名,她再仔细阅读该饼干的配料表如下:小麦粉、小苏打……。她思考:配料中小苏打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
下面是阳阳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获悉】
1.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2.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3.NaHCO3在2700C时能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过程】

实验一:验证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的差异。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按题18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为,则能得出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二: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你们若用广泛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
实验三:用20℃时溶解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
请完成下表:(忽略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实验操作
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3)

(4)

【交流总结】
1.配料中小苏打主要起发泡作用。
2.可以通过溶解度、酸碱度等差异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拓展延伸】
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