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对双方而言战争都是非正义的 |
B.战争是野蛮的,但它却孕育了战后的一些文明成果 |
C.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劫难 |
D.战争是残酷的,但它对人口优化却产生了积极作用 |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②人民公社食堂③土地改革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A.①②④③ | B.②③①④ | C.④②③① | D.③①②④ |
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 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
A.十二大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一国两制”的构想 | D.科学发展观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 B.苏联撤走专家 |
C.“左”的错误泛滥 |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
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