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及一年期基准利率变化如图:
材料二: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调高3486项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税率。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到2010年底新增4万亿政府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
(2)结合材料,说明实施这样的经济政策的经济学依据。
(3)请分析我国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哲学依据
实践与探究(要求根据题目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12分)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老百姓用生命与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之语。我国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这一问题,高一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工作:
(1)你准备宣传食品安全的哪些内容?
(2)你准备使用什么方式进行宣传?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维护食品安全政府应履行好哪些职能。
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简练。14分)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结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阅读上述论述,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现象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8分)
当前, 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6分)
近年来,“贿选”一词频现媒体,选村委会主任,选人大代表,甚至选镇长、县长……都能见到以“钞票换选票”的现象。针对此现象的蔓延,各类人士纷纷建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选民教育、加大惩罚力度……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公民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任何一个时代,经济发展都与文化繁荣相辅相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和实施行动中,必须文化先行,文化引领;推进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储备人才;依托教育优势,加强与中亚地区教育交流;借助经济、商贸、旅游等平台,更好的融入历史元素、文化元素,用文化的力量和感召力,全面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使经济融合与文化传播相得益彰。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化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