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历史辩论会上。甲同学说:我们国家要用道家思想“以法治国”;乙同学说:不对,要用道家思想“无为而治”;丙同学说:不行,应用墨家思想“以礼治国”;丁同学说:还是用儒家思想“兼爱”人人互助治理国家。哪个学生引用思想不正确

A.甲乙丙 B.乙 丙 丁 C.甲 丙 丁 D.甲 乙 丙 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对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袁世凯 D.李鸿章

历史情景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中。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美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中国商人查看《申报》广告,寻找商机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关税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蒸汽机和火车 B.内燃机和飞机
C.电报和电话 D.电子计算机和克隆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