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4~5题。
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 A.人口数量增多 | B.气候变化 |
| C.森林破坏 | D.围湖造田 |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综合性特征 | B.区域性特征 | C.整体性特征 | D.差异性特征 |
分析江西省南昌市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 A.反气旋影响 | B.冷锋影响 |
| C.气旋影响 | D.准静止锋影响 |
下列反映该天气变化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关于上图中AB天气系统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A过境时刮风现象明显,B过境时一般为微风 |
| B.A过境后气温下降,B过境后气温上升 |
| C.A过境后气压上升,B过境后气压下降 |
| D.A降雨区在锋前,B降雨区主要在锋后 |
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
|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 D.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高气爽 |
读济南市某时段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图正确反映济南市10日到16日气压变化的是

济南市空气质量预报“12日污染指数:4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据图示最有可能是
| A.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 |
| B.冷空气过境不利于对流 |
| C.风力大 |
| D.城市人口多,工业交通活动强度大,释放废热多 |
此时我国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齐鲁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
| B.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 C.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
|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3年11月7日在上海启程,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此次科考的重中之重,是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我国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此外,考察队员将在罗斯海地区,为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南极地区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 A.19小时 | B.21小时 | C.22小时 | D.24小时 |
2014年8月至10月间,云南鲁甸、景谷等地先后发生了6级以上地震。读“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地球内部圈层)。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主要发生在④圈层 | B.火山喷发出现在③圈层 |
| C.①圈层表示岩石圈 | D.②圈层表示地幔 |
造成云南鲁甸、景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活动 | B.人类活动 | C.火山喷发 | D.地壳运动 |
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读“北京太阳直接辐射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 |
| B.冬季多阴雨雨天气 |
| 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 |
| D.冬季冰雪反射率高 |
北京4.5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6.7月份,原因是
| A.4.5月份太阳高度最大 | B.4.5月份降水较少 |
| C.4.5月份白昼最长 | D.4.5月份多沙尘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