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 A.200m | B.250m | C.300m | D.400m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某地在一天中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当太阳运动至③位置时,太阳高度(θ为42°)达一天中最大,此时北京时间为14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A.69°N,90°E | B.21°N,90°E |
| C.69°N,150°E | D.69°S,90°E |
当该地地方时为21:00时,其旗杆的影子朝向为
| A.东北 | B.西北 |
| C.东南 | D.西南 |
关于图示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合在黄河站(78°5′N, 11°56′E)进行科学考察 |
| B.南极昆仑站(80°25′S,77°06′E)出现极昼现象 |
|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
| D.我国大雁正排队往南飞 |
读北半球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当夏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大时,我国长城站(62°13'S,58°58'W)和黄河站(78°55′N,11°56′E)的日影方向为
| A.黄河站,东北 | B.长城站,西北 |
| C.黄河站,东南 | D.长城站,东北 |
如果黄赤交角为Q,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MN的差值分别是
| A.1/2Q 3/2Q | B.Q Q |
| C.3/2Q Q | D.2Q 3/2Q |
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城站出现极夜 | B.黄河站的夜长大于长城站的昼长 |
| C.黄河站出现极昼 | D.长城站的夜长大于黄河站的昼长 |
如图所示,a、b为两条日界线,OMP为晨昏线,M为0P线的中点,又是该线纬度最高点,O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当P点为l点20分时,北京时间是
| A.8:00 | B.12:00 | C.16:00 | D.20:00 |
若l80°经线与晨昏线的交点(在图示区域范围内)12点日出,则M点
| A.0点日出 | B.12点日落 |
| C.将向高纬移动 | D.将向南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