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是我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1985年和1996年货运和客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图,回答23-25题。 W、X、Y、Z分别对应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 B.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
C.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 |
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客运与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
B.货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
C.货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水运和铁路为主 |
D.货运一直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客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 |
适宜用Z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一般具备的特点是
A.重量轻、价值低 | B.重量大、价值高 |
C.重量大、价值低 | D.重量轻、价值高 |
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发展乳畜业主要是因为
①接近消费市场②草场广阔,饲料丰富③可就近向城市提供鲜奶④可就近向城市提供奶粉、奶酷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有关西欧乳畜农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场规模以大型为主 |
B.农场一般不为农民所有 |
C.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 |
D.农场一般用篱笆隔成许多围场 |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第4一5题。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番仔阳湖平原④成都平原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9一10题。下列属于图1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 B.商品率高 | C.科技水平高 | 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
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处分别布局饲料作物、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B.交通的发展 |
C.技术水平的提高 |
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