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循环示意图”(图6),回答9-10题。图6中a、b、c、d、e分别表示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
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所有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0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读此报道完成(1)-(3)题。
(1)台风中心位置位于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2)如果台风以30Km/小时的速度向偏北偏西方向移动,则7小时后,中心位置最接近
A.320N、1230E B.300N、1270E C.250N、124.50E D.300N、124.50E
(3)有关该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缓解华南地区的旱情 B.江苏沿海可能受大风的影响
C.将在大陆上减为高气压 D.台风中心风力最强
下图显示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区的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的两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长江上游地区
C.珠江上游地区 D.淮河上游地区
(2)防御两省区的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建立预警系统 B.健全法规体系
C.加大坡地开发 D.提高减灾意识
(3)图示的甲、乙两城市分别是:
A.西宁兰州 B.贵阳南宁
C.郑州 合肥 D.成都重庆
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1)-(3)题。
(1)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台风(或飓风)C.赤潮 D.梅雨
(2)下列省区中,受该地理现象影响最大的是:
A.豫B.琼 C.藏 D.沪
(3)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
A.东南亚B.中美洲
C.孟加拉湾D.几内亚湾
读我国西南某区域两种灾害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灾害可能是:
A.台风、地震 B.滑坡、干旱
C.地震、泥石流 D.洪涝、干旱
(2)上述灾害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A.地处板块交界处及植被破坏 B.季风不稳定及梯田建设
C.植被破坏及气候干旱 D.工程修路及海陆位置
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下表)。读表回答(1)—(3)题。
名称 |
热带低压带 |
热带风暴 |
强热带风暴 |
台风 |
强台风 |
超强台风 |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
6级—7级 |
8级—9级 |
10级—11级 |
12级—13级 |
14级—15级 |
16级或以上 |
(1)热带气旋“桑美”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该热带气旋属于:
A.强热带风暴 B.台风 C.强台风 D.超强台风
(2)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 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 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3)“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