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0年6月11日至7月11日在南非共和国举行。读图22、图23,回答下列问题。图22中A→D体现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南非约翰内斯堡的自然带名称为 。
据图23判断开普敦的气候类型为 ,在此次比赛期间,当地的气候特征为 。
如果图22中A地区的植被大面积破坏,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图22中C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材料二:
(1)日、韩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 )
A.接近市场 | B.接近劳动力 | C.接近廉价的土地 |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
(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
(3)产业转移对山东的发展有何意义?
(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时应该在环境方面注意哪些问题?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理环境独特。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依据海南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把海南岛划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大区域(见下图)读图、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在西部区域河流的下游及河口附近的滨海地区岩石裸露,黄沙蔓延,散布着少量的仙人掌、野菠萝,海枣等野生植物,形成海岛荒漠奇景。
材料二:在海岛有一个区域农业科技人员说他是“育种的天堂”,农民说它是“种子基地”,普通人说它是“天然温室” 。
(1)依据图文信息,分析材料一中荒漠的形成原因。
(2)请你指出材料二中的“种子基地”最有可能是图中五大分区的哪一区域?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作为“种子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3)海南东部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有人建议把观赏台风作为探险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535.95 |
1705,68 |
1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460.99 |
1543.03 |
1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788.5—1870 |
1841.5—1935 |
1894.5—2000 |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分)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4分)
图甲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乙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概述黑海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
(2)根据图乙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图乙中资料,比较A、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5 分)
(4)推测城市A、B 两地附近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