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图(2000-2005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回答15、16题。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经济落后 | B.远离东部 | C.人口数量少 | D.收入水平高 |
图中B点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 |
B.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青稞 |
C.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
D.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 |
右图表示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回答该国最有可能是()
A.美国 |
B.俄罗斯 |
C.德国 |
D.日本 |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 D.阿尔卑斯山脉的峰顶终年积雪 |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相关知识,回答22~23题。
面积 |
人口 |
钢 |
煤 |
发电量 |
汽车 |
|
世界%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德国% |
2.5 |
1.3 |
5.1 |
7.0 |
4.5 |
14.2 |
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A.发达的工业国 | B.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 |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
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
C.全国林业基地 |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
|
下图是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20~21题。
A.冰川刨蚀作用 | B.断裂下陷形成 | C.海积作用 | D.火山作用 |
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
C.地势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 | D.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
读右图,回答18~19题。对图中A、B所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区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B.本区是世界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代表性农作物是椰枣
C.河流a是底格里斯河,注入波斯湾
D.B地区气候温和,年降水量丰沛关于C湖两侧广阔的平原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
A.受地中海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
B.降水丰富,热量充足,适宜咖啡生长 |
C.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
D.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