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个极地考察站是:中山站(69°22′S,76°23′E)、长城站(62°13′S,58°58′W)、黄河站(78°55′N,11°56′E),回答第5题。
关于我国三个极地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中山站 |
B.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黄河站 |
C.自转角速度最快的是长城站 |
D.终年盛行东南风的是黄河站 |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 B.水资源短缺 | C.人口密度较大 | D.洪水灾害频发 |
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 B.土壤深厚肥沃 |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这种产业转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
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A.香港地价较低 | B.内地服务业发达 |
C.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 D.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2003年的就业构成。回答: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 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
B. | 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
C. |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
D. |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
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
B. |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
C. |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
D. | 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
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图),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加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完成:
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A. | 海运方便 | B. | 市场潜力大 | C. | 研发力量强 | D. | 生产成本低 |
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 | 接近原料地 | B. | 接近市场 | C. | 接近研发中心 | D. | 接近国际航空港 |
3.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
A. | 化工厂 | B. | 食品厂 | C. | 电子元件厂 | D. | 家具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