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灯光是一种毒品》,完成小题。
灯光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①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欧洲和美国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一l0%的比率增长。
②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辩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对它们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③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这些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清澈的水质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④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弗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他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泌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
⑤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阿尔瓦勒兹说:“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眼的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的刷满整个建筑物。”
【相关链接】
某市将通过灯光建设,构筑几大主题景观体系,以展示该市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繁华的恢弘气势。景观一,由中心城区1000余条纵横交错的路灯廊道构成的“霞光干道”夜景景观。景观二,由百余栋公共建筑“里光外透”和200栋15层以上高层建筑灯光构成的“都市辉煌”夜景景观。景观三,由18片居住小区的甬路灯光、楼道灯光、楼门灯光、楼名灯光、标识灯光和绿化小品等装饰性灯光构成的万家灯火夜景景观。阅读选文,概括列出人工光有哪些危害?(3分)
第④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结合上下文,指出文章第③节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3分)
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文章第⑤段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降低光污染的建议,请你再提出两条降低光污染程度的建议。(2分)
阅读“相关链接”,联系全文,就该市夜景工程的利与弊说说你的看法。 (4分)
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完成相关练习。
(一)长征路是什么路?严格说是没有路。在沟壑纵横、激流咆哮的漫漫征途中,是红军用双脚踩出了一条路、用枪炮打出了一条路、用鲜血和身躯铺出了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名军人,要挑战生理极限、心理极限,要忍受饥饿和伤病的折磨,要经受风霜雪雨和枪林弹雨。即使高级将领,也要随时准备牺牲。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支军队,时刻面临着战斗考验,大仗、小仗、险仗、恶仗、遭遇战、伏击战……仗仗打得惨烈,战战生死攸关。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个政党,要战胜教条主义桎梏,要经受党内路线斗争的考验,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出危机,要为抗日救亡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寻找出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
长征路,是一座激励后人的镜子,是一面昭示后人的丰碑。
(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十万百姓泪汪汪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第一则材料中有两个词颠倒了位置,请把这两个词找出来。
长征诗中主要抒发了红军战士的何种情怀?为了突出这种情怀,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十送红军中军民之间的深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你简单分析一下。
仿照第一则材料写句子。
学习路是什么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则材料都是针对一个主题——长征而创作的,你认为这三则材料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按要求做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月11日下午,宜昌市雷锋中学校长罗雁飞率教师代表16人赴枝江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部队官兵。
自2009年雷锋中学与61699部队正式结对为军民共建单位以来,每年暑假,雷锋中学师生代表均会奔赴枝江慰问部队官兵。在此次慰问活动中,学校领导除了为官兵送去慰问品,还组织校篮球队与部队篮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极大地促进了部队官兵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情谊。
此后,双方还进行了亲切座谈,共叙军民情谊。罗雁飞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部队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对部队多年来对学校新生军训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表示感谢。部队首长感谢学校的慰问,向大家介绍了部队的训练情况,表示仍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工作。在学校需要的时候,继续提供人力、物力或者经费方面的支持,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发挥积极作用。部队领导还主动就后期资助雷锋中学优秀贫困学生、新一学期军训等问题与校领导进行了磋商。
近年来,市雷锋中学一直十分重视军民共建工作,与61699部队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双方卓有成效的工作,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市雷锋中学与61699部队勤务连分别被宜昌市委、市政府、宜昌军分区评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拥政爱民模范”。请根据新闻的内容给它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背景。
请从新闻中找出本则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三要素。
文中划线句子中的“主动”两字能否去掉,请说说你的理由。
假如活动当天你是一位小记者,会上允许你向部队领导提一个问题,你会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哦,中学时代
①人近中年,常常ào_______悔青少年时由于贪玩或不明事理,làn________用了许多珍贵的时光。想想我的中学时代,我可算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将”呢!下棋、画画、打球、说相声、钓鱼、掏鸟窝等等,玩的花样可多哩!
②我还喜欢文学。我那时记忆力极好,虽不能“过目成诵”,但一首诗念两遍就能吭吭巴巴背下来。也许如此,就不肯一字一句细嚼慢咽,所记住的诗歌常常不准确。我还写诗,自己插图,这种事有时上课时做。一心不以二用,便听不进老师在讲台上说些什么了。
③我的语文老师姓刘,他的古文底子颇好,要求学生分外严格,而严格的老师往往都是不留情面的。他那双富有捕捉力的目光,能发觉任何一个学生不守纪律的行动。瞧!这一次他发现我了。不等我解释就没收了我的诗集。晚间他把我叫过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并不指责我上课写诗,而是说:“你自己看看里边有多少错?这都是不该错的地方,上课时我全都讲过了!”他的神色十分严厉,好像很生气。我不敢再说什么,拿了诗集走去。后来,我带着那本诗集,也就是那些对文学浓浓的兴趣和经不住推敲的知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
④社会给了我更多的知识。但我时时觉得,我离不开,甚至必须经常使用青少年时学到的知识,由此而感到那知识贫薄、残缺、有限。有时,在严厉的编jí_____挑出的许许多多错别字、病句或误用的标点符号时,只好窘笑。一次,我写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诗,我自以为记性颇好,没有核对原诗,结果收到一封读者客气而又认真的来信,指出错处。我知道,不是自己的记性差了,而是当初记得不认真。这时我就生出一种ào______悔的心情,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时光充yù_____,头脑敏捷的年岁里,纠正记忆中所有的错误,填满知识的空白处。把那些
由于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哦,中学时代,多好的时代!
⑤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谁也不能回到过去。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青年时以为自己光阴无限,很少有时间的紧迫感。如果你正当年少,趁着时光正在煌煌而亲热地围绕着你,你就要牢牢抓住它。那么,你就有可能把这时光变成希望的一切,你如果这样做了,你长大不仅会做出一番成就,而且会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作者:冯骥才)给下列拼音处填汉字。
① ào_______悔 ②làn______用 ③编jí______ ④充yù____将文中第③段中“晚间他把我叫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中的“拍”字换成“摔”,可以吗?为什么?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文中的语文老师刘老师曾经没收了作者少年时代创作的诗集,并十分严厉地批评了他。你认为刘老师做得对吗?如赞同刘老师的做法,请写出理由;如不赞同,请写出你认为教师应采取的对策。
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蚂蚁的本领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 “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自然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思考、谋算、筹划 | B.筹划、思考、谋算 |
C.谋算、思考、筹划 | D.思考、筹划、谋算 |
对文中下列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
B.“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儿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所用的时间短”。 |
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本文在说明蚂蚁的惊人本领时,是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表现的,请用四字词概括写出。(4分)
(1) 修筑公路 (2)______ 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①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②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刚才例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③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春联的内容,不仅【甲】应符合作者自身的特点,更【乙】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如“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这样的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表达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又如“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这样的春联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④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这种数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必将在新的世纪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第③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调换位置后表达重点与原意不符,请结合上下文说出不能调换的三条具体理由。
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恰当的下联,并从对联的形式上说出两个选择此联而不选择彼联的原因。
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A.人民岁月新 B.五洲同欢庆
(1)下联:_______________
(2)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