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小组成员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力,用传感器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合力F的关系图像,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b中的图线___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当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图b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2)小车和传感器接收器的总质量m= kg,小车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1m/s2)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按右上图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电流表指针停在正中央.然后按右下图所示将电流表与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电键S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
(1)S闭合后,将线圈A 插入线圈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
(2)线圈A放在B中不动时,指针将(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
(3)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指针将
(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
(4)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S.电流表指针将(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得到的物体运动轨迹的一部分,、
、
、
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以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轨迹和坐标轴上的虚线表示有所省略),
、
、
三点的坐标如图,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
,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时的位置(选填“是”或“不是”)
点。(
)
甲、乙两图是为《研究平抛运动》的演示实验装置。(不考虑空气的阻力)
(1)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板上不同高度处各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相同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到达圆弧轨道的末端。则:离开圆弧轨道后,A球做_________运动,B球在进入光滑的水平轨道后做__________直线运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球正好砸在B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A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图乙中C为弹性铁片,它位于B球的左面并夹紧A球,开始时两球均静止,当小锤D下摆时打击铁片C,使B球做平抛运动,同时使A球自由下落,对该实验出现的现象或应得出的结论是(错选或漏选不能得分):
A.两球在空中运动,两者高度始终相同
B.两球必定同时落地
C.实验表明,平抛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D.实验表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②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③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1)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_________,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2 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求得角速度为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如图所示(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cm,g取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小球从a→b,b→c,c→d所经历的时间 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小球从a→b,b→c,c→d的竖直方向位移差,求出小球从a→b,b→c,c→d所经历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_______;
(4)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